批评理想、教育安聪慧,周鸿祎到处指点车圈大佬上瘾?

微面微卡 2024-06-02 骐邦 89013

3月26日,周鸿祎因吐槽哪吒汽车一事冲上热搜榜后,对流量渴望达到了极致。随后,“990万拍卖迈巴赫”、“北京车展爬车顶”等一系列事件,都让周鸿祎跻身“车圈顶流”,热度仅次于雷军。

5月24日,周鸿祎现身极氪009光辉首批车主交付仪式时,极氪CEO安聪慧亲自为其交付。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,“周鸿祎换车”故事暂告一段落。

不过,周鸿祎与极氪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同日,360公司官方消息,360集团和极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,将在安全大模型上深度合作。

或是为了给合作伙伴站台,交车仪式结束后,周鸿祎在安聪慧的陪同下参观极氪工厂。本应是一幅宾主尽欢的画面,却因周鸿祎反客为主的提问方式,引发网络热议。

“你们这个压铸机多少吨啊,为什么不做到万吨呢?”、“车漆几层”、“材料没有放射性?”......

在短短数十秒的视频中,周鸿祎如连环炮般提问安聪慧。然而,安聪慧耐心的回答似乎并未令其满意。随后,周鸿祎如“老师傅”般,向安聪慧传授经验——“不用去讲怎么做的,因为我们也听不懂,直接讲为什么这么做,和这么做带来什么好处。”

周鸿祎的一番“见解”,无异于“外行人指导内行”,须知,作为吉利汽车董事长、极氪CEO,安聪慧有着近30年的汽车从业经验,甚至主导SEA浩瀚架构、并带领吉利帝豪与卡罗拉等车型角逐。

诸多战绩,足见安聪慧在车圈内的影响力,并反衬出周鸿祎喜好“说教”的人设。

周鸿祎师心自用的性格,在车圈内早有耳闻,例如喊话奇瑞放下身段与公众沟通、建议理想加装“棒球棍安装槽”等。如果说此前周鸿祎怒批张勇,可以视作“当面教子”,那么对于极氪、奇瑞、理想等品牌的点评,多少有越俎代庖的“成分”。

不难发现,周鸿祎成就“顶流”的路上,“喧宾夺主”这招屡见不鲜,如上提及的北京车展爬车顶、直播试驾小鹏飞行汽车时摔帽发飙等等。

除了喧宾夺主以外,周鸿祎深谙“冲突与流量”之间的关系,愈发主动“找事”,包括余承东调侃小米导航时,为雷军打抱不平;微博喊话贾跃亭等等。

历经一番输出后,周鸿祎成功抓住了“流量密码”,热衷怼人的“周大嘴”人设开始深入人心。不过,细究之下,无驾照、无汽车从业经验、未深入参与过造车任一环节的周鸿祎,其所提出的建议或发起的“攻势”,都尽现空洞无力,缺少建设性。

现如今,周鸿祎俨然成为车圈“网红”,但是否能够与其身着的红衫一般永不“褪色”,答案有待考究。但,可以肯定的是,管不住“嘴”的周鸿祎,仅能争夺流量,难以做到“留量”。

早在此前的文章中,我们已然表明,在车市内卷日益激烈的时代,车企曾经温良恭俭让的竞争环境早已不复存在,满屏皆是高管“金句”频出、直面对抗的景象。以余承东为例,“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”、“想撞车都难”等,这些金句都让问界新M7或问界M9(图片|配置|询价)迅速出圈。

然而,当山西运城问界M7(图片|配置|询价)追尾事件发生后,余承东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。换句话说,互联网存在记忆,一味追求流量而管不住“嘴”的高管,难免会遭到反噬。

记得在2021年底,李斌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:“想不通还有人买燃油车,除了闻汽油味没啥。”或许李斌也想不到,2021年不经意间的一句话,会让自己在2024年的直播中道歉。

不可否认,在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,缺乏流量的产品,不仅难以进入消费者的视野里,同时也无望成为购车选项之一。简而言之,加入“流量战”并非坏事,但过于激进的言论难免引起众怒。

月初长城汽车年度股东大会上,魏建军谈及网红话题时表示:“现在我们还不是网红,我们的流量还很少,要争做一个有质量的网红。”从某种程度来看,管住“嘴”的背后,更多的是车企高管们对产出内容的思考,如何汲取流量的同时,获得市场好评。


2024年,车市舆论漩涡愈发扩大,车企“掌门人”下场抢流量成为常态。

但,纵观车圈众多车企,仍有“掌门人”隐于幕后,如王传福、朱江明等。早前,朱江明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:“我不是雷军、也不是余承东,没有这么大的流量,所以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搞好车、搞好技术,努力把技术做好,用产品说话。”数据显示,2023年零跑汽车全年毛利率达0.5%,首度实现转正。

可以预见的是,面对喧嚣的市场,车企之间的比拼不再局限于技术、产品,营销和流量同样重要。然而,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出圈,被动成为“流量网红”的高管或掌门人,当流量的浪潮退去,亦或者“金句”引起读者反感后,车企是否能承受流量带来的反噬?